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
2025年上半年,四川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与民生相关的服务落地执行、成效如何?今年还有哪些目标?7月29日,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特色亮点,交出了一份“民生答卷”。
全省二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提供儿科服务
根据国家委民生服务实事要求,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能够提供儿科服务。截至目前,四川全省326家二、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中能提供儿科服务的共325家,覆盖率已达99.69%。
针对尚不能提供儿科服务的2家综合医院,要求9月底前(民族地区10月底前)确保能提供儿科服务。
今年全省预计新增3万余个普惠性托位
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“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”列入为民服务八件实事,要求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.5个。目前,四川正加快推进2023年-2024年获批的42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进度。今年还将在攀枝花、德阳、广元、内江、南充、宜宾、达州、广安、凉山等地,建设10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5个普惠托育服务设施。
同时,利用公办幼儿园富余资源改扩建一批托班,计划投入资金9000万元,按照每个托位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。对经认定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,根据实际入托人数按每人每月200元给予运营补助。预计今年全省将新增普惠性托位3万余个。
城市内医疗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
根据国家委民生服务实事要求,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。截至2025年5月,川渝两地互认项目扩增到222项,其中临床检验互认项目81项、医学影像互认项目141项,并出台“负面”清单,已经达到国家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目标要求。
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成效明显
截至2024年,先天性心脏病在我省出生缺陷疾病中的发生顺位连续十二年居首位,是影响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。2024年起,四川省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纳入全省民生实事。2025年1-6月,全省筛查率为99.46%,各市(州)筛查率均在95%以上,超过年度项目目标要求,惠及广大新生儿群体。
今年上半年筛查阳性新生儿心脏超声检查率为85.85%,较2023年提升了15.26个百分点。脱贫地区新生儿两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率为99.44%,听力障碍筛查率为98.17%,均达到年度目标要求。
面向全省常住居民免费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
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12项内容: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、健康教育、预防接种、0~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、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、慢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(高血压患者、2型糖尿病患者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)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务、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、卫生监督协管。
截至6月底,四川已为5719.52万人提供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。
推进“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”
截至6月底,四川省有取血记录的医疗机构中656家实现用血费用直免,办理用血费用退费7.52万人次,退费金额7477.46万元。
具体来讲,献血者本人献血之日起三年内可无偿享用献血量三倍的医疗用血,献血三年后无偿享用献血量等量的医疗用血,累计献血量超过800毫升的,终身无偿享用无限量医疗用血;献血者配偶及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,可无偿享用献血量等量的医疗用血。
临床用血后,已开通临床用血直免的医院,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出院时可直接减免用血费用;未开通的,或异地用血等特殊情况,可前往用血地血站办理用血退费,可通过微信“全国电子无偿献血证”小程序在线办理血费跨省异地减免申请。
为特定情况的适龄女性提供HPV疫苗免费接种服务
2025年,四川为全省13-14周岁农村适龄女孩和城镇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中的适龄女孩自愿接种国产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(HPV疫苗)提供免费服务项目。设置人乳头瘤病毒疫苗(HPV疫苗)接种点1910个、完成疫苗第一剂次接种97549人。
在严格落实既定政策的前提下,成都市、自贡市、泸州市、绵阳市、广元市、遂宁市、乐山市、宜宾市、达州市、雅安市、资阳市、阿坝州及凉山州共计13个市(州)积极开展扩面行动,将接种范围扩大到所有13-14岁的适龄女孩,进一步提高HPV疫苗的覆盖率。其中,成都市、泸州市、绵阳市、广元市、遂宁市、乐山市、宜宾市以及雅安市8个市进一步提供更多价型HPV疫苗优惠政策供群众选择。
已为59.70万适龄妇女提供免费“两癌”筛查服务
四川省高度重视宫颈癌、乳腺癌(简称“两癌”)防治。2009年起,将农村妇女“两癌”检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项目地区由最初的9个县扩面至2018年县域全覆盖,逐步建立起省、市、县三级联动、分工协作的综合防控体系。2019年,“两癌”筛查项目进一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。
2022年以来,省委、省政府将“百万农村适龄妇女免费‘两癌’筛查”列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。16年间,四川省通过体系建设、健康教育、早筛早查、诊治衔接等多方面举措,逐步形成了“防、筛、诊、治、管”“五位一体”的综合防治服务模式。2025年我省首次将城镇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中的适龄妇女纳入免费筛查范围,截至6月30日,已为59.70万名农村和城镇低保、特困人员中的适龄妇女免费提供“两癌”筛查。
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服务
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服务,选派5000名医疗专家,开展支援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动。
近年来,四川统筹城市优质医疗卫生资源,从省、市、县814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,选派了8056名医疗卫生专家对口支援对口支援三州、脱贫县、欠发达县、民政县、革命老区县2160家县级人民医院、县中医(藏、彝)医院、县妇幼保健院、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目前已提前超额完成派员任务,完成率161.12%。
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“心理健康与睡眠服务网络”
根据国家委民生服务实事要求,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、睡眠门诊。
截至2025年6月底,四川省21个市(州)489家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,21个市(州)325家医疗机构开设睡眠门诊,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“心理健康与睡眠服务网络”。全省开通运行22条热线,共设44个坐席,截至6月底,11个市(州)实现24小时服务、10个市(州)实现18小时服务,累计接听1.6万余人次,初步搭建全省心理援助应急响应网。
为28.04万名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健康服务
在全省范围内为提出申请的25万名65岁及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,提供“三个一”免费健康服务:开展一次上门健康管理、提供一套上门健康服务及指导、开通一条健康咨询热线。
截至6月底,全省21个市州的有关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团队为28.04万名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健康服务,累计服务53.1万人次,任务完成率70.8%。
实施中医药惠民工程 让群众享受便捷中医药服务
2025年,中医药惠民工程首次列入省级民生实事,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,聚焦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,截至6月底,治未病服务25.8万人次,辐射人口数654.37万人,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骨干人员培训4459人。
“熊猫健康列车”列入民生实事范畴
2023年6月以来,四川省卫健委联合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共同打造“健康中国川渝号”健康列车品牌。其中,健康服务列车为开行地区群众提供包括义诊、免费体检和健康宣教在内的健康服务,受到当地群众普遍欢迎。
2025年,“熊猫健康列车”列入民生实事范畴,依托车载医疗设备,已为凉山、阿坝等民族地区群众提供免费体检、专科检查、健康咨询等健康服务,并开展健康科普宣传。今年列车已开行2趟次,计划9月开行至凉山州喜德县和阿坝州松潘县。
富华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